医院库

首页 > 找专家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 > 谷涌泉 > 详细介绍

谷涌泉

【血管外科 主任医师】

详细介绍

个人简介谷涌泉,男,主任医师,教授,1964年出生,河南省新密市人,1987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并获学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97年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澳斯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学习,2000年回国后又到美国亚历山大州心血管病医院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血管组织工程研究以及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现任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宣武医院组织工程中心副主任,获苏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同时兼任国际血管联盟副主席,国际血管联盟组织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北京市血管外科学分会常委,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人工器官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国临床康复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生物工程杂志》、《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审稿人,《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多器官疾病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等多本杂志的特邀编委或审稿人。谷涌泉医师在国内首创应用桡动脉行足背动脉搭桥治疗糖尿病足,应用自体血管进行下肢远端小血管搭桥治疗下肢缺血的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在汪忠镐院士的指导下,从1994年即在国内率先开展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的膝下小动脉球囊成形技术,目前治疗300多例患者,成功率高达9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2003年又在国内率先开展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目前已治疗了400余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此项技术在国际上属于领先。在治疗脑缺血型大动脉炎方面,在国际上首创应用分期重建颈动脉血流的方法,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并发症也大为减少,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主动脉疾病的手术和微创治疗方面和肾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手术和介入治疗方面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曾荣获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参加专著编写11本,其中主编2本,并主编了国内第一个关于自体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的光盘---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人民军医出版社)。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作为大会秘书长协助主席筹办、组织和主持召开了5次国际血管学术大会,从2004年开始,作为执行主席主持了五届全国糖尿病足暨干细胞移植学习班。目前正在承担(主持或参与)国家“863计划”、北京市科委重大科研课题、首都医学发展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基金、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以及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研究等多项研究课题。共拥有各种科研经费600余万元。中华医学会员。科研-----科研课题:1、国家863计划十一五重大专项:小口径动脉血管组织工程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06AA02A134,时间:2006年12月-2010年12月,总经费:241万,课题总负责人。2、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联合攻关,内外科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课题编号:2002-1013,时间:2002年11月-2007年10月,总经费:70万,课题总负责人。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骨髓源干细胞亚群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的比较研究,课题编号:7072031,时间:2007年3月-2009年3月,总经费:13万,课题负责人。4、北京市优秀人才基金,内外科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课题编号:无。时间:2004年1月-2005年12月,总经费:3.5万。课题负责人。------已经结题。5、国家863计划:转基因猪用于临床器官移植的研究,子课题:组织工程血管的研究:课题编号:2001AA216071。时间:2001年9月至2004年10月,总经费:36万,主要研究者,其中为静脉组织工程血管研究分课题负责人-----已经结题。6、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组织工程化人体组织器官临床应用及产业化):组织工程化静脉血管临床应用及产业化研究。项目编号:H020920040330。时间:2002年1月–2006年12月,总经费400万。主要研究者。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转染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研究。课题号30471708。时间:2005年1月-2007年12月,经费:21万。主要参与者。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血管腔内可降解高分子支架的研究:课题号7052031。时间:2005年1月-2007年12月,经费:16万。主要参与者。成果(一)发表论文:100余篇,这里选择30余篇有代表性文章----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1、Yong-quanGu.Determinationoftheamputationlevelinischaemiclowerlimbs,ANZJournalofSurgery,2004;74:31-33.2、YongQuanGuandZhongGaoWang,SurgicaltreatmentofcerebralischeamiacausedbycervicalarteriallesionduetoTakayasu’sArteritis:preliminaryresultsof49cases,ANZJournalofSurgery,2001;71:89-92.3、Y.Q.Gu,JZhang,ZGWang.Usingdistalarterialbypasstotreatdiabeticfootin46cases.InterAngio,2004;23(6):196.4、Y.Q.Gu,LRGuo,JZhang,ZGWang.Autologustransplantationofbone-marrowmononuclearcellsfortreatingpatientswithseverelowerlimbischeia.InterAngio,2004;23(6):147.5、GuYQ,ZhangJ,QiLX,etal.Surgicaltreatmentof82patientswithdiabeticlowerlimbischemiabydistalarteialbypass.ChinMedJ,2007;120(2):106-109.6、GuYQ,JZhang,GuoLR,etal.Transplantationofautologusbone-marrowmononuclearcellsforpatientswithlowerlimbischeia.ChinMedJ,2008;121(11):963-967.7、谷涌泉,张建,齐立行等,远端流出道不良致严重下肢缺血39例的旁路移植术分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5):276-278。8、谷涌泉,张建,俞恒锡,等.下肢远端动脉旁路移植治疗糖尿病足46例报告,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8:487-489.9、谷涌泉,张建,汪忠镐等,糖尿病性下肢缺血的外科治疗,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5(12):328-331。10、谷涌泉,汪忠镐。颈动脉三角区搏动性肿块55例诊治报告,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7(11):671-673。11、谷涌泉,张建,齐立行等,远端动脉旁路移植附加动静脉吻合治疗严重下肢缺血21例,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9:578-580.12、谷涌泉,张建,齐立行,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94例不同病变分期患者的效果比较.中国临床康复,2005,9(38):7-10.13、谷涌泉,张建,郭连瑞,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严重缺血:32例报告.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7970-7972.14、谷涌泉,张建,齐立行,等.不同移植浓度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临床疗效的影响.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5(20):504-506.15、谷涌泉,TongYi-Sha.双下肢动脉硬化远端动脉的影像特点的研究,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165-166.16、谷涌泉,张建,汪忠镐等,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病变的微创介入治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11:698-700.17、谷涌泉,汪忠镐,张建等,肾下腹主动脉瘤的治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12(19):1012-1014.18、谷涌泉,郭连瑞,张建等,自体干细胞移植改善下肢严重缺血致运动功能障碍:15例报告。中国临床康复,2004,8(20):3917-3919.19、谷涌泉,JohnPRoyle.DSA检查对预测血管性截肢平面的初步研究,外科理论与实践,2001;8(2):298-300。20、谷涌泉,郭连瑞,自体干细胞移植在治疗下肢缺血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杂志,2005;36(85):2536-2537。21、谷涌泉,张建,齐立行等,自体骨髓干细胞右国动脉注射治疗糖尿病右足溃疡伴脑梗死后左上肢瘫痪1例报告,中国临床康复,2005,9(13):90.22、谷涌泉,张建,郭连瑞等,下肢小腿动脉介入治疗糖尿病足坏疽二例,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4:312.23、谷涌泉,张建,李建新等,血管内超声消融治疗下肢缺血4例报告,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5,4:315。24、谷涌泉,张建,齐立行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3例讨论。中国临床康复,2005,9(18):46-48.25、谷涌泉,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5):318-319。26、谷涌泉,郭连瑞,张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临床外科杂志,2006;14(5):318-320。27、谷涌泉,齐立行,郭连瑞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下肢缺血5例,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9:687-688。28、谷涌泉,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ChinaContemporaryMedicine,2001;7(8):79-83.29、谷涌泉,张建,李建新等,上腔静脉血栓滤器植入预防肺动脉栓塞二例,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4:249.30、谷涌泉,郭连瑞,张建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1例,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11:670。31、谷涌泉,张建,汪忠镐等,糖尿病下肢缺血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4):193-195。32、谷涌泉,张建,齐立行等,下肢远端动脉旁路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4):196-199。33、谷涌泉,张建,俞恒锡等,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严重下肢缺血,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7;22(2):123-125。34、谷涌泉,张建,齐立行等,动脉自膨式支架植入治疗下肢缺血,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11):824-826。35、谷涌泉,沈振亚。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动脉腔内移植治疗下肢缺血,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7;27(2):180-182。36、谷涌泉,杨盛家,外周动脉血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医学研究,2006;35(7):7-9。发表专著等---主编3部,参编7部专著和2部教材。1、汪忠镐,张建,谷涌泉主编《实用血管外科与血管介入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第1版。2、谷涌泉,张建,许樟荣,主编《糖尿病足诊治新进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第一版。3、谷涌泉,主编《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光盘,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第一版。4、参加专著编写----7部:(1)谷涌泉,徐工学,“腘动脉-小腿动脉旁路移植术”。潭鸿雁,主编《现代周围血管外科手术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2)肢体动脉腔内扩张成型或血管支架植入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汪忠镐,张福先,主编《血管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3)谷涌泉,血管疾病。《门诊外科学》,主编:许怀瑾。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4)谷涌泉,腹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心脏及血管疾病的现代治疗》,主编,胡大一,中国医药导刊(增刊),2000;(9):177-182。(5)谷涌泉,张建,汪忠镐,自体干细胞移植在下肢缺血中的应用。《临床血管外科学》,主编:张培华,蒋米尔。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6)谷涌泉,上腔静脉综合征。《实用血管外科学》,主编:段志泉,张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7)谷涌泉,张建,汪忠镐等,血管再生。《再生医学》,主编:付小兵。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编写教材:(1)谷涌泉,动脉疾病。《外科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双语教材,主编:陈孝平,刘允怡,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2)谷涌泉,糖尿病足。《血管淋巴管外科疾病的处理----回顾,现状,展望》,全国高等学校医学研究生卫生部规划教材。主编,汪忠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科技成果奖:1、1998年,获原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动脉炎外科治疗的创新”,第2完成人。2、1996年,获原邮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第5完成人。3、1995年,获原邮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无低温无转流条件下的颈动脉切除与重建”,第7完成人。4、2007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微创介入治疗大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第2完成人。5、2006年,获获得中国医院协会第二届临床技术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MTA)医疗新技术成果一等奖,第1完成人。专利:1、下腔静脉破膜器,1993,专利号:ZL93232953.5。2、球囊式腔静脉转流管,1994,专利号:ZL94200623.2。3、腹主动脉多球囊转流管,1994,专利号:ZL94202815.5。4、糖尿病足专用鞋,申请号:ZL200620158450.4。已经申请并受理的专利:1、发明专利:一种组织工程血管的构建方法,申请号:200710064210.7。已经完成的主编专著2部,参编1部,正在印刷中,2009年将出版1、谷涌泉主编:《全身血管影象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2、谷涌泉主编:《下肢血管疾病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3、谷涌泉,腹腔镜技术在腹主动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糖尿病足,自体干细胞移植在下肢缺血中的应用,《现代血管外科学》(汪忠镐主编);浙江科技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主要成就和贡献:1、2000年回国后,在国内首创应用桡动脉行足背动脉搭桥治疗糖尿病足,并率先在国内采用下肢远端吻合口动静脉瘘治疗下肢缺血,应用自体血管进行下肢远端小血管搭桥治疗下肢缺血的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采用下肢小腿动脉介入方法治疗糖尿病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领先其他医院。2、2003年3月又在国内首先开展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此项技术在国际上属于领先;并且在国际上首先对比了采用下肢局部肌肉注射和动脉腔内注射治疗下肢缺血的疗效,并发现这2种方法疗效相近。在国际上首先发明了骨髓动员刺激后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疗效。由于在干细胞方面的贡献,多次被安排在国际会议上(意大利、葡萄牙和马来西亚等)发言。目前我们正在将这一新技术在全国大医院推广,我们举办了5次全国学习班和2次学术论坛,培训全国相关医务人员2000余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作为这方面的全国学科带头人,得到了同行的肯定。3、在主动脉疾病的手术和微创治疗方面,完成500多例的治疗,手术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4、在治疗脑缺血型大动脉炎方面,在国际上首创应用分期重建颈动脉血流和经颅脑血管超声监测脑血流的变化等方法,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并发症也大为减少,目前的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手术死亡率为0,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5、在肾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手术和介入治疗方面,在布加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6、2005年同心脏外科一起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多发性大动脉炎同时冠状动脉95%狭窄和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手术;2006年同泌尿外科一起采用腹腔镜技术成功治愈了1例罕见的巨大肾动脉瘤的患者。7、在血管组织工程方面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作为新的学科,我们几乎与国外同步,目前主持的国家863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基础与应用研究。8、曾荣获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社会任职:国际腔内血管学会会员、国际血管联盟组织委员会委员及亚洲分会秘书长、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会血管外科与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技术应用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委员及其生物材料人工器官分会副主任委员、任《InternationalAngiology》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国临床康复杂志》常务编委、《血管外科杂志》《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等多本编委、《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