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劳远琇(已退休),女,主任医师,教授,1919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中学教师家庭。1944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眼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兼助教。1949年获得美国大学妇女协会奖学金及中美文化基金会奖学金赴美留学。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生院。在国际著名教授F.Adler及H.G.Scheie等导师严格培训下,眼科基础理论及实用知识扎实广博,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协和医院第一位全职眼科医生。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历任眼科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中心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博士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临床学术委员。并曾多年兼任国家科委发明评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眼科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常委、北京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眼科杂志》及《眼科研究》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资深会员,国际视野学会会员、并为《华夏妇女名人词典》编入。1987年美国大学妇女协会会刊上报导了她的工作。在眼科临床工作的同时,并担任各级医师及进修生教学任务包括眼科基础课及视野学全课程。1959年受卫生部委派参加4人讲学团,并担任团秘书,到西北新疆青海等地手术示范临床咨询及专题讲课,效果良好。从医逾六十年,具有丰富的眼科临床经验和扎实的基本功。多年来更专攻“神经视野学”。视野学与人体器官联系广泛,除多种眼科疾病外,与颅内疾患和周身中毒性疾病尤为密切。视野学对协助临床诊断及追踪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54年在协和医院创建了全国唯一的“神经视野学”专业组,开展医、教、研工作,多年来招收全国各地前来学习的专业进修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视野专业人才,她编著并修订再版的《临床视野学》一书,27万余字。在1978年全国卫生医药科学大会上获奖,该书填补了我国这个领域的空白,深受读者欢迎,撰写有关“神经视野学”方面的论文60余篇,多为我国首次报导,并达国际先进水平。劳教授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独到见解,对临床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指导研究生,从血运供养探讨视交叉疾患发生视野缺损的机理,内容非常新颖,见解独特,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誉,并获1987年卫生部科研成果进步奖。她参加医院“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该课题1991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73—1977年在国务院计划生育的科研工作中,她主持女用口服避孕药的眼部并发症的临床研究,1985年参加卫生部防疫司召开的“水体污染慢性甲基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审议会,她详述了汞中毒对大脑视皮质的特殊损伤及出现的特殊视野改变,得到重视和认可。曾编著《眼科学讲义》一书(1971年),并参加编写多项参考书中的有关神经视野学篇章,1951年参加胡正详主编的《病理学》中的《眼的病理》一章,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由于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医学界特别是眼科界享有很高的声誉。1981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科研成果奖(二项);1984年获北京市高教局颁发的“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三十年”奖状;1987年被协和医院评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先进工作者”;1987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协和医科大学颁发的“为院校作贡献”奖状;1990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为高校教育及科技事业工作四十年成绩显著”奖状;1990年获医科院及协和医科大学颁发“在研究生教育事业上成绩显著”奖状;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医院颁发的“卓越贡献奖”;2009年获医院颁发的“杰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