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库

首页 > 找专家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胡学强 > 详细介绍

胡学强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详细介绍

个人简介  现为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学会主任委员、神经免疫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名誉会长;广东省第八、九、十届政协常委;《中华神经科杂志》副总编辑;同时担任《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10余种杂志编委。1996年胡学强教授获“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曾被选定为“广东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曾获得广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二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卫生部与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第五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二等奖。

荣誉成就  1996年胡学强教授获“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曾被选定为“广东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曾获得广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二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卫生部与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第五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二等奖。 论文《动脉硬化性脑梗塞遗传基因载脂蛋白A1基因DNA多肽性分析》,获得了1992年中华医学会第七届中青年学术交流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2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学会主任委员、神经免疫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名誉会长;广东省第八、九、十届政协常委;《中华神经科杂志》副总编辑;同时担任《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10余种杂志编委

论文发表  著有《肝豆状核变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生化研究》等多篇论文。 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均为通讯作者) 2009年 1、胡学强,王玉鸽. 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的治疗进展.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6(3):5-8 2、胡学强,龙友明. 加深认识提高多发性硬化诊治水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9,29(2):117-120 3、Lu Z, Hu X, Zhu C, Wang D, Zheng X, Liu Q. Overexpression of CNTF i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educes demyelination and induces clinical recovery in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mice. J Neuroimmunol. 2009 Jan 3;206(1-2):58-69 (SCI 通讯作者) 4、Liu Meng, Hu Xueqiang, Wang Yuge, Zhang Bin, et al. Effect of high-dose methylprednisolone treatment on Th17 cell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in relapse. Acta Neurologica Scandinavica. (SCI收录 通讯作者) 5、陆正齐,吕科峰,胡学强,邹艳,朱灿胜,游文霞. 视神经脊髓炎脊髓磁共振成像特征.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1):15-19 (通讯作者) 6、Chen X, Hu X, Zou Y, Pi R, Liu M, Wang T, Zheng X, Liu M, Lin M, Liu P, Tao L.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minocycline and prednisone attenuate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in C57 BL/6 mice. J Neuroimmunol. 2009;210(1-2):22-9. (SCI 通讯作者) 7、Li Y, Hu X, Lu Z. Erythropoietin in the treatment of encephalopathy associated with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 2009 Jun 15;33(4):735-8. (SCI 通讯作者) 8、Jiang Y, Yang Y, Zhang B, Peng F, Bao J, Hu X. Cerebrospinal fluid levels of iodothyronines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and neuromyelitis optica. Neuro Endocrinol Lett. 2009 Mar;30(1):85-90(SCI 通讯作者) 9、郑雪平,胡学强. 女性多发性硬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9 ,16(1):71-75 (通讯作者) 10、胡学强,龙友明. 加深认识提高多发性硬化诊治水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9,29(2):117-120 11、刘猛,胡学强,张斌,王玉鸽,杨渝,陆正齐. 白细胞介素12亚单位p40基因 1188A/C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关系.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9,42(1):11-14(通讯作者) 12、DJ Wang, ZQ Lu, LP Hu, XQ Hu, YF Zhang. Macrolide antibiotics aggravate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and inhibit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mmunol Invest(SCI 通讯作者) 13、李盈,胡学强. Th17/Treg 失衡在多发性硬化发病和治疗中的意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9,25(6):575-577(通讯作者) 14、李盈,胡学强. 记性性T细胞在多发性硬化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9,8(3):319-320(通讯作者) 15、陆正齐,吕科峰,胡学强,游文霞,邹艳. 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特点.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9,42(6):370-374(通讯作者) 16、麦卫华,胡学强,陆正齐,王玉鸽,康庄. 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水平.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9,42(6):375-378(通讯作者) 17、杨渝,江滢,胡学强,张斌,刘猛. 炎性脱髓鞘疾病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甲状腺激素和神经生长因子的改变.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9,42(6):383-385(通讯作者) 18、龙友明,胡学强,王俊峰. 免疫荧光检测人血清中NMO-IgG实验方法研究. 中华神经科杂志. (已校样,通讯作者) 2008年 1、Fuhau Peng,Bin Zhang, Xiufeng Zhong,Jin Li, Guihong Xu, Xueqiang Hu,Wei Qiu and Zhong Pei. Serum uric acid levels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and other neurological diseases. 2008 Published Online. Multiple Sclerosis (SCI 通讯作者) 2、Zhang B, Jiang Y, Yang Y, Peng F, Hu X.Neuro Endocrinol Lett.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thyroxine and complement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and neuromyelitis optica. 2008 Apr;29(2):256-60. (SCI 通讯作者) 3、Zheng X, Hu X, Zhou G, Lu Z, Qiu W, Bao J, Dai Y.J Neuroimmunol.Soluble egg antigen from Schistosoma japonicum modulates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progressive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via Th2-shift response. 2008 Feb;194(1-2):107-14. (SCI 通讯作者) 4、Peng F, Hu X, Zhong X, Wei Q, Jiang Y, Bao J, Wu A, Pei Z. Eur J Radiol. CT and MR findings in HIV-negative neurosyphilis. 2008 Apr;66(1):1-6. (SCI 通讯作者) 5、Zhou GY,Zhou SN, Lou ZY, Zheng XP, Hu XQ. Translocation and neuro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transactivator-of-transcription protein-transduction domain-neuroglobin fusion protein in primary cultured cortical neurons. Biotechnol Appl Biochem. 2008,49, 25-33. (SCI 通讯作者) 6、Zhu CS, Hu XQ, Xiong ZJ, Lu ZQ, Zhou GY, Wang DJ. Adenoviral delivery of soluble VEGF receptor 1 (sFlt-1) inhibit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in dark Agouti (DA) rats. Life Sci. 2008 Sep 12;83(11-12):404-12. (SCI 通讯作者) 7、邱伟,胡学强,彭福华,杨渝,王玉鸽,陆正齐. 干扰素β-1a治疗多发性硬化19例临床分析.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8,41(2):91-92 (通讯作者) 8、郑雪平,胡学强. 曼氏血吸虫虫卵抗原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8,24:90-96 (通讯作者) 9、郑雪平,胡学强,陆正齐,周国钰,王敦敬,朱灿胜,邱伟. 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预防保护研究.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8,24(9):855-856(通讯作者) 10、胡学强,王玉鸽. 多发性硬化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新医学. 2008,39(4):258-260. 11、胡学强,王玉鸽. 卒中单元——中国未来卒中医疗的起点. 医学与哲学. 2008,29(10):13-14,26. 12、陆正齐,胡学强,朱灿胜,王敦敬,郑雪平. 重组腺病毒转导的MSC导向的CNTF基因靶向性治疗MS对髓鞘和轴突的保护作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8,24:810-817(通讯作者) 13、胡学强,张雷,李静. 腹壁反射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意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28(9):736-741 14、胡学强. 中老年手抖头摆当心帕金森病. 老年健康. 2008,10:15 15、刘猛,胡学强. 白细胞介素23/Th17轴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8,41(2):126-128 16、胡学强,陆正齐. 重新认识视神经脊髓炎.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8,41(2):76-78 17、陆正齐,朱灿胜,郑雪平,王敦敬,胡学强. 不同抗原诱导不同动物多发性硬化模型的比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29(6)684-689(通讯作者) 18、鲍健,胡学强,江滢. 脑膜癌病4例临床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28(11):2047-2049(通讯作者) 2007年 1、楼之茵,胡学强. 多发性硬化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和甲基强的松龙疗效的关系.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7,14(2):61-64(通讯作者) 2、周国钰,胡学强,胡骏,陆正齐,楼之茵,朱灿胜,熊洁萍. 可溶性TAT PTD-Ngb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鉴定与纯化及其对皮质神经元的跨膜转导.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7,28(2):146-151(通讯作者) 3、胡学强,张雷.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和治疗. 新医学. 2007,38(5):284-287 4、邱伟,楼之茵,胡学强.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一例. 中国卒中杂志. 2007,2(1):47-50(通讯作者) 5、郑雪平,胡学强. GITR/GITRL系统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7,23 (4):385-389(通讯作者) 6、胡学强. 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研究现状与展望. 科学中国人. 2007,6:53-54 7、周国钰,周盛年,楼之茵,朱灿胜,胡学强. 含蛋白质转导域的Ngb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的初步研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7,34(6):634-641 (SCI 通讯作者) 8、胡学强. 全国第9次神经病学学术大会简报. 新医学. 2007,38(1):69 9、胡学强,楼之茵,周国钰. 多发性硬化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与激素疗效的相关性.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7,9(40):605-609 10、王玉鸽,胡学强. Marburg 型多发性硬化.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7,14(5):260-262(通讯作者) 11、周国钰,胡学强,陈晓红,苏兴文,邱鹏新. 步长脑心通含药血清抗缺氧诱导的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27(9):835-838(通讯作者) 12、李静,胡学强. 多发性硬化的MR I特征.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7,20(5):340-342(通讯作者) 13、胡学强,张斌,伍爱民. 多发性硬化合并强直性脊柱炎一例.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7,8(40):500 2006年 1、胡学强,李静,鲍健. 多发性硬化合并IgA型天疱疮一例.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39(9):594 2、胡学强,李静,邱伟. 多发性硬化合并多发性肌炎一例.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6,13(5):263,266 3、邱伟,胡学强. 多发性硬化T细胞钾离子通道研究进展.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6,13(5):277-279(通讯作者) 4、陆正齐,胡学强.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研究的新动向.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6,13(5):280-282 5、陆正齐,胡学强. 视神经脊髓炎的免疫、病理和治疗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39(8):567-569 6、陆正齐,胡学强. 树突状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6,13(4):253-255 7、邱伟,胡学强. 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及IgG指数、IgG的合成率分析. 中国临床康复. 2006,10(30):105-107(通讯作者) 8、周国钰,胡学强. 多发性硬化与B细胞免疫.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6,14(2):154-156 9、陆正齐,胡学强. 蠕虫对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6,5(4):431-432 10、胡学强,戴永强. 托吡酯、氟桂利嗪对大鼠海马快速电点燃模型的干预效果. 中国临床康复. 2006,10(14):108-110 11、邵燕,章成国,胡学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其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脑梗死的关系.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6,19(1):22-24 12、Fuhua Peng, yongqiang Dai, Wei Qui, Xueqiang Hu.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humoral immuno-function of myasthenia gravis patients with abnormal and normal thymus gland.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2006 May , 1(2) (SCI通讯作者) 13、胡学强,楼之茵. 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及其mRNA表达水平与多发性硬化患者激素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06:115 14、李静,胡学强. 多发性硬化110例临床分析.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2006:123 15、陆正齐,朱灿胜,刘然义,谢发君,胡学强. 质粒pAAV-MCS转导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导向的CNTF基因靶向性治疗慢性进展型多发性硬化.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2006:132 16、陆正齐,朱灿胜,刘然义,谢发君,胡学强. 携带CNTF和EGFP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用途.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2006:565 17、邱伟,胡学强.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测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意义——附136例报告. 新医学. 2006,37(10):638-340(通讯作者) 18、朱灿胜,胡学强.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标记免疫细胞在多发性硬化症动物模型MRI中的应用. 国际放射医学杂志. 2006,30(5):312-314 19、王敦敬,胡学强,陆正齐. 慢性实验性变应性脑脊髓炎猴脊髓非病灶部位轴突损伤的机制.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6,27(6):649-651(通讯作者) 20、朱灿胜,胡学强. 多发性硬化与血管改变及相关因素的关系.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39(10) :707-709(通讯作者) 21、郑雪平,胡学强. CD_4~+CD_(25)~+T细胞在多发性硬化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39(12):854-855(通讯作者) 22、楼之茵,胡学强. MS、NMO、CIS患者激素冲击治疗前、中、后GR蛋白数量变化与激素疗效的关系.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2006:433 23、李静,胡学强. 多发性硬化的眼部表现.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2006:435 24、楼之茵,胡学强. 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与皮质醇的关系.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2006:437 25、李静,胡学强. 儿童多发性硬化16例临床分析.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2006:438 26、张岳峰,游咏,刘尊敬,陈施艳,杨期东,胡学强. 鼠皮层神经元发育过程中NGF刺激的核苷酸吸收会发生下降. 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2006:553 2005年 1、楼之茵,胡学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研究进展. 解剖学研究. 2005 ,27(3):199-200,204 2、彭福华,胡学强,邱伟,杨渝,陆正齐,边连防,罗海龙. 麻痹性痴呆的MRI表现.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39(9):956-958 3、戴永强,胡学强. 大鼠电点燃模型海马可塑性改变及其致病机制.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4(10):983-986(通讯作者) 4、楼之茵,胡学强. 皮质类固醇激素受体与多发性硬化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5,32(9):393-396 5、郭爱华,胡学强. 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101例临床特点及诊断.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38(7):445-447(通讯作者) 6、刘怀昌,严俊儒,徐宁,宋华立,胡学强. 雪卡毒素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5,39 (4):295 7、 邱伟,胡学强. 多发性硬化病因学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 2005,11(3)264-266 8、王敦敬,胡学强. 多发性硬化的治疗进展. 中国综合临床. 2005,21(8):761-762 9、胡学强,江滢. 重症肌无力的免疫学和遗传学进展. 临床内科杂志. 2005 ,22(6):564-566 10、郭爱华,胡学强.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5,25(5):479-480 11、胡学强. 引起颅内钙化的常见疾病影像学所见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5,25(5):393-397 12、王敦敬,胡学强. 多发性硬化脑脊液检查的研究进展.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5,18(2):157-158 13、彭福华,邱伟,边连防,胡学强. 麻痹性痴呆二例的临床特征与诊断.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38(2):74-77 14、鲍健,胡学强. 经消化道诱导昆明鼠耐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5,21(3):224-225 2004年 1、 胡学强,麦卫华,王敦敬. 磁共振成像和诱发电位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4,30(6):546-547 2、 胡学强,李津. 电刺激诱发瞬目反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作用.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37(5):417-419 3、 胡学强,麦卫华,王敦敬. 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探讨.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4,24(10):597-598 4、 陆正齐,胡学强. 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三例报告.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4,11(4):244-245 5、 何巧玲,刘珍才,蔡玉桂,李建伟,郑智非,胡学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偏头痛关系研究.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37(4):339 6、 章成国,邵燕,胡学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4,17(4):264-266 7、 胡学强,王世芳,陆正齐. 尿激酶联合自体血浆治疗实验性兔脑室出血.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4,1(7):313-316 8、 胡学强,陈涓涓. 以肝脏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45例临床分析. 中华消化杂志. 2004,24(6):367-368 9、 李津,胡学强. 瞬目反射在猴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临床康复. 2004,8(16):3070-3071 10、胡学强,陶拓宇,郭怡菁,李津,陆正齐. 不同诱发电位评价猴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价值. 中国临床康复. 2004,8(7) :1365-1367 11、 陆正齐,胡学强. 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4,11(2):118-120 12、胡学强,麦卫华,王敦敬. 诱发电位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4,13(1):8-10,13 13、麦卫华,胡学强,王敦敬. 多发性硬化脑脊液变化特点.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8(1):5-7(通讯作者) 14、胡学强,陆正齐,邱伟. 实验性变应性脑脊髓炎髓鞘脱失机制的研究.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4,20(3)180-183 15、胡学强,郭怡菁,陆正齐,陶拓宇,吴义芳. 慢性变应性猴脑脊髓炎的轴突病变与后期持续性功能障碍的关系. 中国临床康复. 2004,8(4):790-791 16、胡学强,麦卫华,王敦敬. 多发性硬化41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37(1):7-10 2003年 1、 章成国,邵燕,胡学强,崔金环.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3,36(5):395-362 2、 陈涓涓,胡学强. 41例青年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3,10(6):356-358 3、 何巧玲,胡学强. 东菱迪芙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比较. 中国社区医师. 2003,19(18):35 4、 何巧玲,胡学强. 低分子肝素钙、丁咯地尔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疑难病杂志. 2003,2(6):332-334 5、 邵燕,胡学强,章成国,孙炽津.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脑血栓形成的关系. 广东医学. 2003,24(7):725-26 6、 陆正齐,胡学强,鲍健,邱伟. Leber氏病误诊为多发性硬化3例并文献复习.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3,3(10):1453-1454 7、 章成国,邵燕,胡学强. 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浓度与其临床亚型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13(13):22-24 2002年 1、 陶拓宇,胡学强,郭怡菁,李静,陆正齐. BAEP、BTEP、SEP在猴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2,11(3):168-170,178 2、 陶拓宇,胡学强,郭怡菁,李静,陆正齐. 诱发电位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猴中枢神经损害的评价. 中国临床康复. 2002,6(19):2874-2875 3、 胡学强,郭怡菁,陆正齐,吴义芳,陶拓宇. 慢性实验性变应性猴脑脊髓炎的超微结构改变.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2,35(4):221-223 4、 王世芳,胡学强. 脑室出血的治疗现状和展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19(4):251-253 5、 黄永新,彭福华,边连防,胡学强. 恙虫病伴发Guillain-Barre综合征一例报告.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2,9(3):152 6、 郭怡菁,胡学强,陆正齐,陶拓宇,吴义芳. 慢性实验性变应性猴脑脊髓炎的轴突病变及其意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2 ,28(4):245-247 2001年 1、 胡学强,陆正齐. 白细胞介素2、6、10在猴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发病中的作用.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34(6):229-331 2、 胡学强,王世芳. 特殊临床表现的癫痫. 实用医学杂志. 2001,17(12):1132-1133 3、 陆正齐,魏九金,王万铭,胡学强.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探讨.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1,8(1):55-56 4、 李庭樟,陆正齐,胡学强,陶拓宇. MRI、SPECT、EEG诊断Tourette综合征的价值探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1,14(02):110-111 5、 陆正齐,王万铭,魏九金,胡学强. MRI和BAEP在多系统萎缩不同类型中的诊断价值.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9(2):95-97 6、 伍爱民,胡学强,陆正齐,边连防.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合并克氏综合征一例.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1,18(3) 2000年 1、李兰,胡学强,陆正齐,陶拓宇. 多发性硬化合并葡萄膜炎二例报告.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0,33(6),352-353 2、李善宗,胡学强. 结节性硬化15例临床分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0,26(3),169-171 3、李善宗,胡学强. PCR-SSP技术检测多发性硬化HLA-DRB1等位基因的临床应用探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0,26(5):307-308 4、沈怡,陆雪芬,胡学强. 谷氨酸及其受体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0,28(3):84-87 5、鲍 健,胡学强. 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中探讨MS的免疫耐受治疗.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0,20(4)318-320 6、陈晓红,边连防,伍爱民,王竹立,陶亮,胡学强. 高糖对缺氧神经元的影响及钙相关机制研究.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2000,12(4):326-329 7、胡学强. 中国社区康复模式与工作程序. 中国社区医学. 2000,6(2):28,30 1999年 1、陆正齐,胡学强,饶从志,陈燕奎. 猴急慢性实验性变应性脑脊髓炎的病理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32(4):211-213 2、李善宗 胡学强. 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基因与多发性硬化遗传易患性研究.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32(6):332-334 3、李善宗,胡学强. 多发性硬化60例临床分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99,25(1):46-47 4、陆正齐,胡学强,饶从志,张伟民,陈乾生,罗丽容. 食蟹猴腰椎穿刺方法.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1999,16(2) 1998年 1、胡学强,陆正齐,饶从志. 猴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脑脊液细胞学与病情及病程的关系.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8,31(4): 229- 231 2、胡学强,陆正齐,饶从志,吴金浪,吴义芳. 实验性变应性猴脑脊髓炎的超微结构改变.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8,31(6): 333-335 3、饶从志,胡学强,陆正齐. 猴EAE致敏前后脑脊液IgG指数和IgG合成率的变化.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1998,19(2):94-96 4、饶从志,胡学强,陆正齐. 猴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致敏前后猴脑脊液IgG指数和IgG合成率的检测及意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1998,5(2):69-72 1997年 1、胡学强,黎锦如,潘勇辉,黄秋云,雷振宏,刘天琪. 广东省容奇镇多发性硬化患病率调查.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1997,18(1): 79-80 2、胡学强. 培养21世纪的医生. 医学与哲学. 1997,18(7): 377-378 3、胡学强,方莹莹,周奇珍. 合并葡萄膜炎的多发性硬化(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1997,6(2): 115-116 1996年以前 1、梁秀龄,刘焯霖,陈嵘,徐评议,胡学强,张影如,徐东升,张柏苹. 肝豆状核变性的系列研究.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1996,17(3): 161-165 2、胡学强,潘勇辉,黎锦如,黄秋云,雷振宏,刘天琪. 肝豆状核变性的流行病学调查——附一家系报告.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1996,3(6): 371-372 3、胡学强,刘焯霖,梁秀龄,罗超权,杨英浩,刘煦文.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载脂蛋白AI—CⅢ基因簇DNA多态性及不同基因型与血脂脂蛋白的关系.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2,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