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库

首页 > 找专家 > 华中科技附属同济医院 > 冯杰雄 > 详细介绍

冯杰雄

【小儿外科 主任医师】

详细介绍

个人简介 博士生导师。1993年大学毕业后在十九冶医院工作,1995年考入华西医科大学攻读小儿外科研究生,200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7月至2002年7月及2004年2月至2005年12月分别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儿童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漏斗胸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SCI收录期刊(JournalofPediatricSurgery,ChineseMedicineJournal)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篇,并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及其它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6篇。通过这些研究揭示了漏斗胸的发生与肋软骨发育异常有关,并在国内率先报道漏斗胸术后胸壁发育受限与术中肋软骨骨骺损伤有关,在进行相关研究后提出了肋软骨切除的安全范围。这些研究结果已获四川省科技进步3等奖。在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对新生儿胆管畸形(胆道闭锁与胆总管囊肿)的病因、病理及诊断治疗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德国汉诺威医学院Petersen教授的帮助下对轮状病毒引起新生鼠胆管损伤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结果已在JournalofPediatricSurgery(两篇),ActaPaediatrica,PediatricSurgeryInternational等SCI收录期刊上发表,并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一等奖。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儿科研究所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的病因研究,其结果已在JournalofPediatricSurgery,Peptides,SeminarsinPediatricSurgery等杂志发表。另外,在同济医院工作期间,对小儿便秘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研究,已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目前在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下从事胆道闭锁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研究,以期提高胆道闭锁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进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外科治疗、肠神经发育异常的诊断与治疗及腹部与胸壁畸形的微创治疗等临床基础研究工作。专业特色:胆道闭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儿便秘、微创外科。

荣誉成就 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一等奖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生儿学组委员、湖北省小儿外科学会常委兼秘书、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常务编委、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委。

论文发表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漏斗胸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SCI收录期刊(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篇,并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及其它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6篇。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儿科研究所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的病因研究,其结果已在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Peptides, Seminars in Pediatric Surgery等杂志发表。另外,在同济医院工作期间,对小儿便秘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研究,已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相关医院